從根源上說,動電生磁,動磁生電。風力發電機轉得再慢,只要切割磁感線,便能發出電來。轉得慢,轉化說法叫做轉動頻率低,反應到發電領域,叫做產生的電能,其四個要素(電壓,電流,頻率,相角)中的頻率較低而已。但是技術上來說可以通過變頻器將頻率提高到工頻。我國電網工頻是50Hz。另一個方法是采用增大極對數的方法。前面說到的,頻率和轉速的公式60f=np,其中f是頻率,n是轉速,p是電機旋轉磁場的極對數。所以一對極,工頻下要3000轉每分鐘,這在風力發電機是不可能的。因為轉速越大,葉片邊緣離心力越大,結構和材料不允許,所以一般風力發電機都采用多對極,4到8,這樣也便可以在工頻下降低轉速啦,也便是看起來轉得慢,但依然可以發電的原因。現在風力發電機一般都采用后面的方法來發電。